1953年,毛主席突然问谭震林:谭老板,你到底在银行存了多少钱
昨日,老覃发表了一篇题为《毛主席南巡,发现独秀山与陈独秀有关,惊讶不已》的文章。文中提到,1953年2月20日,正值农历大年初七,毛主席应“洛阳”舰全体官兵的邀请,登舰启程前往南京。
"洛阳"号军舰在安庆和芜湖短暂停靠后,直到22号凌晨一点才最终到达南京。
几位来自上海的重要人物专程抵达下关,在大兴码头等候迎接毛泽东主席。他们分别是陈毅、谭震林、柯庆施和唐亮等党政领导干部。这次迎接活动显示出大家对主席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。
谭震林关切地对毛泽东说道:“天气这么冷,您得好好照顾自己啊!有什么事情我们直接去北京找您汇报就行,您何必亲自跑这一趟呢?”
伟人曾言:“耳闻不如目睹,目睹不如亲历,唯有亲自踏足观察,方能了然于胸。”
那天夜里,毛泽东同志入住了位于西康路33号的省委招待所。在休息之前,他专门听取了华东军区以及江苏省委几位主要领导的工作情况汇报。
第二天,他在玄武湖边上与一帮省级部门的头头脑脑们见了面,这些人包括各个部、委、办、厅、局的一把手。同时,那些正在南京开会的各地级市、县、区的书记们也都被召集了过来,一起参加了这次会面。
多年前,老覃曾撰写过一篇文章,题为《陈毅游孝陵,指着朱元璋画像高谈阔论,毛主席说:你说得毫无根据》。文章讲述了2月23日下午,毛主席在谭震林、柯庆施、陈毅、罗瑞卿、江渭清等人的陪同下,乘坐专车前往南京市东郊紫金山的第二峰小茅山南麓,专程拜谒中山陵,向孙中山先生表达敬意。
随后,我们前往紫金山天文台进行了参观,接着又游览了明孝陵。
当时发生了这样一幕:毛主席参观完中山陵,坐车前往位于中山陵八号的孙科旧居。途中,大批工人、学生和当地群众闻讯赶来,将车队团团围住。人们激动地喊着"毛主席万岁",争相想要亲眼看看这位伟大领袖。现场气氛热烈,场面十分壮观。
毛泽东同志立刻示意停车,随即步出车厢。在陈毅、罗瑞卿、谭震林、柯庆施等人的陪同下,他径直走向了人群之中。
凛冽的北风中,他缓缓取下头顶那顶略显陈旧的军帽,用力举向天空,不停摆动,向周围的人群表达敬意,大声喊道:“万岁人民!万岁祖国!”
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,所有人激动不已,整个场地挤满了热情洋溢的人群,欢呼声此起彼伏,仿佛沉浸在无尽的喜悦之中。
从中山陵参观结束后,毛主席口中不断念叨着:“人民啊,人民才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根本力量!”
1953年2月24日,农历正月十一,春节的欢庆时光即将画上句号。
毛主席搭乘“南昌”号军舰抵达浦口码头后,转乘特备火车继续向北方行进。
在毛主席的指示下,苏州市党政领导刘中书记和李芸华市长乘坐专列前往,向主席详细介绍了苏州市民的日常生活状况。
李芸华在作报告时,随口提了一句:"最近去银行存钱的老百姓好像少了些。"
听闻此事,毛泽东同志神色骤变,急切地追问道:"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到底哪个环节出了差错?"
据李芸华透露,近期上级银行调整了相关政策,新规在执行过程中给普通储户带来了一些不便,这直接导致了银行吸纳存款的能力有所下降。
毛主席轻轻摆了摆手,表示不赞同。
2023年标志着新五年规划的开局,推进经济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。为此,我们需要广泛动员社会资源,将分散在各处的资金有效整合起来。这一举措对于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至关重要,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执行。
话音刚落,他立刻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,认真地将这个疑问记录了下来。
夜幕降临之际,毛泽东主席特别邀请刘中与李芸华一同享用晚餐。
那天吃的只是家常便饭,菜式不多,就四样小菜配个汤,其中一道是带辣味的。
毛泽东同志向刘少奇和李先念两位同志指出:“当前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挺艰难,咱们得想办法让大家吃饱穿暖。”
用餐结束后,毛泽东与众人一道步入休息区。
罗瑞卿、杨尚昆和谭震林等人已经用过晚餐,此刻正安坐于此。
毛主席对百姓的存款情况也十分关心,他认真地询问了在场的人们,了解他们在银行里存了多少积蓄。
罗瑞卿提到他攒了十块钱,杨尚昆则说他存了八块。
毛泽东转过头,目光直视谭震林,语气严肃地问道:“老谭,你得说实话,你在银行里究竟存了多少?”
毛泽东为何将谭震林称作“谭老板”?这一称呼背后有何缘由?
多年前,老覃曾撰写过一篇文章,讲述了一位后来晋升为副国级领导人的谭老板的传奇故事。文章中提到,在抗战年代,谭震林担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司令员和政委,为了深入敌后,他常常假扮成经营绸布生意的商人。由于长期以这种身份活动,战友们便亲切地称他为“谭老板”。在这段经历中,他还曾亲手斩杀一名恶徒,为好友报了仇。
当毛主席询问谭老板时,他略显腼腆地答道:“我攒了些钱,差不多有三十多块。”
毛主席高兴地拍了拍腿,笑着说:“你可真不简单,简直就是个‘富裕农户'啊!”
听了毛主席那句话,所有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。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
